找到相关内容357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明延寿的心性论

    又相即不二,统称“一心”。说“凡圣二法,染净二门,无非一心”。延寿在对《华严经》、《经论》中所说的“三界虚妄,但是心作”、&...明(按:菩萨成佛经过十个阶位)差别,如空中鸟牵。若圆融门,寂灭真如,有何次第?若行布门,对治习气,升进非无。又染净阶位,皆依世俗名字分别,则似分阶降,不坏一心。……[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4045822.html
  • 四~六世纪中亚天山南麓的华严义学与卢舍那造像

    住经 》为同一底本,与晋本《华严经.品》的内容相同,此一底本在西域显得特别重要,因为它是印度中观与 唯识两系注解:龙树《住毗婆娑论》[10]与世亲《经论》[11]共同选用的版本。罗什在五...四世纪末天 山南麓的“住”义学,并以此说明前述出土的卢舍那造像皆根植于《住经.法云》的境界,而理出四~ 六世纪中亚天山南麓住之学的粗貌。     关键词:1.卢舍那佛造像  2.法身  3.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845913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

    特重“法界大我”的如来藏,而说佛果的变化、三身、四智,依此劝发菩提心。这两点都与曾引《庄严经论》的坚慧《宝性论》,有相同的意趣,此外弥勒的《中边分别论》亦透露出相同的讯息。世亲早期作品《论经》,依...经论有关。菩提流支的系统与西方系有关,却是重经的北方派,重视《经论》与《庄严经论》,对如来藏作积极解说,约无差别以去除其外道我的色彩。真谛系主一种七现的一能变说,以《摄论》为根本所依,受西方系如来...

    陈 一 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046087.html
  • 佛概念之研究与深思

    953上 23.参阅经论第三,大正26, P.138中;金光明经第一,大 正16, pp.339-340, 24.参阅佛经论第七,大正26,PP.325-327 25....五 )“佛”之德。(六)如来号。(七)佛有恶乎?其次,以经为证 ,从佛经中了解“佛”,最后,主体深思,“成佛”问题,以简 洁问答方式说明之,及佛概念之形象化(活现)──谈释迦牟尼之...

    张 瑞 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946205.html
  • 支谶译经“法师”考(1)

    瑜伽师论》、《经论》、 《俱中国祖师著作:《华严经大疏钞》、《法华文句》 6.“法师”的类型:依《法华经.法师功德品》有五种法 师...》、《小品般若》、《大宝积经.迦叶品》、《华严.经 》、《方广大庄严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、《楞伽经》,以及仅 有藏译的《般舟三昧经》、《贤劫经》、《决定总持经》、《 大...

    释继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2446253.html
  •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

    成实》、《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等经典的日益流行,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诸师并起的局面,三论学说于是被陷入低潮。至陈、隋之时,由于吉藏大师[2]的博学多闻,把弘扬三论做为己任,著书立说、广开法筵,使三论...数十年。梁·天监十一年(512),武帝仰师德风,特勒选僧诠等名卓越学僧,从师受学。后仅僧诠一人受师之法。  [5].僧诠: 南朝梁代中国三论宗之第四祖。又称止观诠。籍贯、生卒年均不详。初学《成实论》,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546711.html
  • 唯识三十颂诠句

    波罗颇密多罗译十三卷  集量论 陈那造 真谛译四卷  摄大乘论 本论无著菩萨造 释论世亲菩萨造卷 无性菩萨造卷 以上均玄奘译  经论 世亲菩萨造 菩提流支译十二卷  分别瑜珈论 弥勒菩萨说 未来...,阿毗达磨。愣伽,厚严。十一部论者,所谓瑜珈,显扬,庄严,集量,摄论,,分别瑜珈,观所缘缘,二十唯识,辨中辩论,及集论等。如是六经如来所说。是唯识教起所依处。十一部论,菩萨所造。依法随学,理亦无倒...

    韩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247076.html
  • 《大乘义章》的佛性说

    注 1: 有关净影慧远的传记,参阅《续高僧传》卷 8,《大正藏》卷 50,页489上-492中。注 2 :法上师承慧光,而慧光又师承勒那摩提学《经论》。慧光 为论宗之元匠。注...敦煌,后来寓居上党的高都,年十三时即从僧思禅师得度,并从阿阇梨湛律师遍学小大经论,二十岁受具足戒,以法上为和尚,顺都为阿阇梨,慧光大弟子为尊证。随后慧远又跟随大隐律师五夏学习四分律,得以剖析约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847149.html
  • 中国思想与大乘佛教

      第一是1。的“净觉”,北魏菩提流支译的世亲撰《经论》卷一(西元五0八年译出),或许是它的根据(注5)涅槃。6。在“三等”的表现,以及以末法为三...,因此是好资料。不过,它们几乎相当于所谓的别论,而且从佛教界的立场加以编集。从一般中国人的立场,更广泛总论佛教的资料,是这里所想要的。那是什么呢?   我以为那是正史的记载。正史是历代王朝的官方...

    许洋主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547426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2)

    重唯识为重一心。这纯然是深受禅宗的影响,以顺“八十华严品”所说: “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,如来于此,分别演说十二有支,皆依一心。”[74]又北魏菩提流支等所译“经论”也说: “三界虚妄,但是...无明覆故,缘此执为实我实法。如患梦者,患梦力故,心似种种外境相现,梦时执为实有外物,寤来方知唯梦所变。”[70]在这三种中的第三将识破境教,可以与禅的息妄修心宗相配对。其经论有解深密经、瑜伽师论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447542.html